原标题:【中北人在广州】王万顺的"工匠”铸造之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州人低调、务实、勤奋、顾家!为了发掘更多中北大学优秀校友在粤的创业创新精神,弘扬中北致知于行的校训,中北大学广州校友会特推出【中北人在广州】系列专访,值得你期待!
王万顺的"工匠”铸造之路
王万顺(右一)
1988
毕业于太原机械学院化学工程系高分子专业
1989
晋升助理工程师
2003
自主创业成立广州市晶邦工贸有限有限公司
2005
公司更名为广州市晶邦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2007
被评为中国氟塑料加工行业最具成长性企业
2008
被评为中国氟塑料加工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
2012
工厂迁至广州增城新塘太平洋工业区
2018
被评为塑料加工行业科技创新型企业
2018
获中国氟塑料加工行业先进个人行业工匠称号
王万顺,1988年毕业,分配到广东机械研究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师兄坦言那时改革开放不是很深入,工作不饱满,但是在研究院的15年工作经历,对自己后来做企业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做事有板有眼,制定标准、重视过程控制、狠抓质量体系等。直到2003年,王师兄加入创业大军,开始了创业之旅。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企业发展之初:
唯有拼搏,坚持创新
王师兄创业之初,负责技术和研发。那时一天只睡4-5个小时,每天开车跑400公里左右,持续一年。跟时间赛跑,一个人开三台压机,在没有空调的厂房里把自己都当成工人用!耐磨产品热了一段时间之后,面临企业未来的抉择:继续做现在的耐磨产品还是转型到密封市场? 团队几经商议后义无反顾的朝密封市场进发!
从市场需求把握、产品研发、车间生产、质量管控,一步一步凭借“质量”站稳脚跟!国内和国外行业“一”哥都主动找上门合作,其中的艰辛和付出,借用嫂子对他的评价:家对于他而言是旅馆,常年睡沙发,是个可以把沙发睡坏的“旅人”。
工厂的现场管理、质量管理、信息化管理、自动化管理走在同行前列,坚持将ERP与MES系统整合,数据链打通,信息互联!连国外的同行都对工厂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赞叹不已!
企业发展之根:
狠抓质量管理
多年研究科学院的经验和市场的摸滚打爬,铸就了王师兄坚持以质量为根的信念。他谈到了与国内一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的过程:该企业需求的密封件以前全进口,现在要求国产化,于是开始在国内寻找合作对象,从产品质量、工厂资历、市场占有量等方面甄选,找到了研究院和自己的企业,分别考核五次,师兄的企业五次合格,最终订单给了有实力的企业,而实力来源于日常每个生产细节的质量管控。师兄说企业要做好,最根本的是管理是质量把控,现有的合作客户因为和师兄合作过程中产品质量稳定,已决定扩大合作范围。
王师兄又是怎么把控质量的呢?
首先,产品定位,不与普通产品竞争,出发点定位高,产品品质必须走在同行业内前列;其次王师兄重视开发、工艺、品质控制,并负责新品的市场开发。新产品成熟之后再转移给销售团队,确保产品量产质量稳定;同时技术团队强大稳定,确保核心研发领先性。目前技术团队30多人,还在持续扩大。在他们研发某个新品时,机器加工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也需要自己不断改进机器性能,标准化工序,设备自己研发,没有参考点,所有的问题只有自己解决,自己去做。所以一路走来,专利的申请量也很多。
企业发展之源:
生态健康,全链共赢
王师兄说道,企业的发展,不是自己发展,带动供应商一起发展才是发展,对供应商提要求,供应商提高了标准和质量,在他的行业内名列前茅,对自己的产品质量也是一种促进。师兄说,如果你不培养和你同步的企业,自己的发展也会受限,因为一个企业不可能把所有相关的产品全部做完,往往只做擅长、核心的部分。曾经有个供应商因为在和师兄对接时,师兄的要求过多、过高,没有业务员愿意对接他。后来双方对接中,王师兄不断教供应商新的东西,并且要求指标,要求购买设备,这个企业慢慢做到了它所在行业的口碑企业。相互提要求,把事情做好,整个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一起共赢。
企业用人原则:
注重员工忠诚度
王师兄在分享的过程中不止一次提到:员工忠诚度。至于企业用人,空降兵团还是内部人员提拔,企业更看重是否适应企业文化,留得住的人才有培养的价值,跟着企业一起成长的人,短板的部分,公司会帮忙补上,福利待遇也会水涨船高。
企业发展未来:
知己知彼,勇于挑战
市场信息把握,国内外企业对标,要做到制高点,自己做行业标准。市场鱼龙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需要调查分析国内外的企业有多少在做,市场容量多少,水平怎么样。目前就已经根据市场的深入调研把握,对某个领域的产品投入团队、设备再做。对于贸易战,师兄坦言也是机会,他很看好“一带一路”,可以输出中国过剩的产能,会有更多的机遇。
关于健康:
对羽毛球的爱欲罢不能
工作再忙,身体也要照顾到。王师兄也是从大学开始打羽毛球,直到现在,已经因为运动损伤动过两次手术,但是打羽毛球还是不能停。王师兄坚持自己做企业的原则——共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从2015年开始组建广州校友羽毛球队并赞助参加高校联赛,取得不俗的成绩!同时“无心插柳”成就了一对姻缘。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多参加校友会的活动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对创业校友的建议
创业维艰,坚持不易!大环境、企业市场越来越规范,创业前一定要明确:是否具有发现市场空隙的能力?是否具有面对创业失败的勇气?自己的产品是否有竞争力?是否可以填补市场空缺?是否手里有资源?很多欧美企业,把产品做到极致,规模不大,但都做成百年品牌,大部分是家族企业。反观国内企业沉淀不够,起步晚,做新型企业更难。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奋斗吧,校友们。
中北人在广州的故事还在继续,敬请期待。
参访人员:陈林 王丹
责任编辑: 王丹 张晶晶 梁小容返回首页,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