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动态丨我院协助编制的“广州数字经济22条”发布,广州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_产业
栏目:业界资讯 发布时间:2021-07-19

原标题:成果动态丨我院协助编制的“广州数字经济22条”发布,广州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

3月30日,15届105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22条”),这也是广州出台的首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纲领性文件。此前,我院协助广州市发改委创新处完成广州数字经济的创新政策研究。

广州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

预计到2022年,广州将建成 超过8个数据要素流通治理重大创新成果、15个重大创新实验平台、30个重大产业转型升级工程、100个技术领先的优质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并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领域形成一批数字化治理成果。

“广州数字经济22条”紧紧围绕“1个目标和3个定位”,提纲挈领绘制了广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蓝图。

“1个目标”即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

“3个定位”即粤港澳数字要素流通试验田、全国数字核心技术策源地、全球数字产业变革新标杆。

“22条措施”即聚焦3个定位、未来技术、重点载体、设施完善、产业支撑、国际开放、关键要素等方面,研究提出了22条有效提升我市数字经济发展能级和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

“22条”有哪些亮点?

站位湾区,面向全球。

“22条”紧密衔接国家对广东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功能定位以及粤港澳创新要素高效流通的重点探索任务。

争取国家支持在广州特定区域实行穗港澳三地数据跨境开放共享及安全管理,促进穗港澳地区跨境资金和商贸物流等方面便利化流动。首期还将推出超过100个技术领先的数字经济领域优质应用场景示范项目,面向全球征集解决方案,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创造高地。

同时, 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作用,探索利用知识产权、数字版权等数字资产证券化手段,促进创新要素价值流通,提高技术成果转化能力。通过探索建立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新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信用、交通、医疗等领域政府数据分级分领域脱敏开放。

紧扣实际,布局长远。

在着眼广州产业优势和产业应用技术需求的基础上, 聚焦未来技术,加快数字经济关键核心应用科技攻关。政策分别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的交叉融合、卡脖子技术攻关任务,明确集中攻关方向和具体细分领域。

以生物医药为例,广州提出积极推动跨产业链延伸发展,进一步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支持计算生物、人工智能与智能诊疗、药品设计研发、基因分析、医用机器人、3D生物打印等生物医药领域重点技术的交叉融合。对于生物医药数字化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最高可给予1亿元支持。

广州是国家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 “22条”聚焦产业支撑,围绕广州制造业和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这两大核心任务,加速重点领域向数字制造和数字服务转型升级。特别是针对堵点问题,就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和传统制造业企业“上云上平台”等方面提出具体奖励政策。

强调协同发展,争创国家平台。

此前,广州已经划出4个片区作为数字经济重点载体,此次还“点名”多个区域型集聚区形成数字产业集聚发展“一核多点”的协同发展格局。

在此前发布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广州试验区总面积约81平方公里,包括“四片区”:海珠琶洲核心片区、番禺广州大学城、天河国际金融城片区、黄埔鱼珠片区。“22条”提出, 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面积81平方公里)作为广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核心空间载体,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创新源,争创国家级平台参与国际竞争。同时,还将支持越秀区加快建设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南沙区加快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天河区加快建设广州软件谷和中央商务区、白云区加快建设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等区域性载体,为数字经济带动城市焕发新活力发挥重大示范作用。

此外,围绕数字经济发展保障体系中的关键要素,广州从多个方面给出保障。其中,新引进数字经济总部企业最高可给予5000万元奖励。对生物医药数字化领域特别重大项目,以市场评估地价为基础,充分考虑项目特点综合拟定出让起始价格。

来源:南方日报、网络综合返回首页,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