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打响产业链攻坚战:创新提升基础 汇集全球资源  _工业大
栏目:业界资讯 发布时间:2021-07-23

原标题: 广东打响产业链攻坚战:创新提升基础 汇集全球资源

[摘要] 产业基础若受制于人,难以实现国产化制造,国际竞争力就无从谈起。

时代周报记者 潘展虹 发自广州

如今,以广东为代表的“中国制造”正试图迈向产业价值链上游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产业基础若受制于人,难以实现国产化制造,国际竞争力就无从谈起。”9月3日,中科富海(中山)低温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汪新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提到。该公司是国内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低温制冷装备制造商,国际上仅有两家企业能做到。

按照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工业门类的国家,能生产从服装鞋袜到航空航天,从原料矿产到工业母机的一切工业产品。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中国也正在经历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业强国的过程。

“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不代表产业链某些环节是现代化并有竞争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际刚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我国已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装配环节向中高技术产品比例提升的主要出口国转变,但要增强经济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亟须围绕产业基础能力的薄弱环节补短板,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

在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看来,这既要求产业内部要高质量发展,产业之间分工协作也要高质量。“归根到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两者环环相扣。”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8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广东,一场紧锣密鼓的产业链攻坚战悄然打响。

创新提升产业基础

“以技术研发提高自身产业基础能力,游向价值链上游。”佛山市南海科日超声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卫忠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十年前,该公司还是以生产雾化配件、组装产品的企业。小众市场的天花板显而易见,持续的亏损让其意识到拥有基础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掌握话语权。

产业基础能力涉及发展所需的基础关键技术、基础工艺、基础核心零部件及基础材料。对企业而言,是影响其发展质量,决定竞争力的关键。

长期被德日垄断核心技术的超声雾化片成为科日超声的突破口。其通过组建实验室,与中科院上硅所等院校合作,将实验室数据与每道工序对接以实现可量化生产。耗时四年,最终实现雾化片偏差可控并达到10万片日产能的目标。

“即使价格比同行高出100%,依然有客户愿意为此买单。”叶卫忠说,该公司目前设有国内首个行业检测中心,其出具的检测报告得到全球70多个国家、地区互认。“不断自主研发突破基础关键技术,企业发展不再受限,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所在。一直以来,产业基础薄弱成为约束我国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尤其是“卡脖子”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缺失,难以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产品。“产业基础高级化意味着要有一流的创新能力,领先的技术能力,过硬的产品质量。”徐洪才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培育产业基础能力以强化产业链、价值链上游控制能力,做到自主可控,不再受制于人。

经历产业结构转变的广东,意识到产业动能从“汗水驱动”到创新驱动的重要。如今,其以“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为目标,设法为产业基础的高级化而努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广东将聚焦“卡脖子”问题集中攻坚,提升创新能力,包括建立健全基础科学投入体系,强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等。接下来,广东将进一步加强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组织产学研结合的研发团队,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链条。

全球视角打造现代化产业链

全球化不断推进,有粤企选择汇聚全球优质资源,打赢这场攻坚战。

8月27日,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出一则招聘信息,指该公司将以年薪百万元面向全球招聘机器人视觉产品人才和伺服产品人才,主攻架构设计、算法研究等。

这家研发、生产工业机器人、智能辅机以及自动化解决方案和整厂自动化规划综合服务的企业,聚集国内外优质资源以培育其核心竞争力。除吸引海内外顶尖研发人才,还与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ABB合作,围绕核心技术、控制系统等开拓国内领域。“有利于企业整合多方资源,持续建设健康的智能制造生态圈。”该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近年,不少企业如华为、拓斯达,瞄准全球一流创新资源,以品牌合作、技术协同等方式实施研发全球化战略,推动海外布局与国内产业协同互补,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以增强其国际影响力,发挥产业优势从“跟跑者”变成“并行者”甚至是“领跑者”。

要实现“领跑”还需现代化产业链助力。“上中下游每个环节都实现现代化,各环节之间协作也要现代化。”魏际刚说,产业链现代化包括技术、服务、管理等多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将上中下游进行要素组合,实现供需匹配,推动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关系现代化。换言之,从原料到加工、生产到销售,各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以全球视角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形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推动产业链现代化的可行方式。” 魏际刚认为。

广东对此释放政策利好,如为海内外科技人才到粤工作提供税收优惠。如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在珠三角9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已缴税额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的15%计算的税额部分,由9市政府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为人才提供宽松的环境,特别鼓励企业在全球配置科技资源,用好全球人才。”广东省省长马兴瑞说。

增强产业链韧性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凭借着完整的产业体系,广东经济发展稳中求进。

“即便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上仍有短板受制于人,需要走独立自主的工业化道路。”魏际刚认为,提升产业链韧性要“两条腿走路”,即面向全球开放,同时在部分战略性技术领域构建独立自主工业化。

“产业链相对齐全,经济有韧性。”广东省省长马兴瑞曾如此评价经贸摩擦对广东的影响。那么,广东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在哪里?经济的韧性在产业链,产业的韧性又会在哪里?

从曾经的世界工厂到全球的创新湾区,广东正加速以不同形式为全球技术和产业创新提供全方位支持,推动产业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成为牢筑中低端产业优势、高端产业多点开花的全产业链区域。

要增强产业链韧性,还需依靠产业基础。前述会议强调,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要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魏际刚认为,产业基础再造强调基础环节,如基础工艺、基础技术基础理论等。每个产业领域都要识别自身的核心基础,特别是薄弱环节要进一步提升。“产业基础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支撑,产业基础高级化也是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完整的工业体系、不断健全的产业链,丰富的人力资源、持续提升的创新能力,将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广东已经做好准备。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广东将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推动上下游产业“走出去”,完善全球经贸工作网络。此外,还将建立健全基础科学投入体系,提高R D占比;支持引领型创新企业发展,培育更多在国际上并跑、领跑的创新成果;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布局建设海外研发机构等。返回首页,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